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

請不要遺忘鹿港第一座媽祖廟─興安宮


湄洲嶼分身的興安宮軟身媽祖神像 (雙手可活動,置於前)






2010鹿港慶端陽 興安宮前 社區媽媽的表演





端午節民俗 補天的  【饘  「食弟」】


       創建於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興化人從故鄉帶來媽祖分身二媽與三媽,是鹿港記載中最先移民的族群。後來移民的泉州人漸成多數,致族群械鬥中,鹿港儼然是泉州人的避風港,興化府等其他地區移民漸往他處遷移。


       因兼具同鄉會館,有集會、教育、休閒等功能,又以興化平安而名為興安宮,致長期以來鹿港地區其他住民甚少蒞臨,三百多年來,香火一直不是很旺。


      近年來,鹿港的民俗活動中,興安宮管理人員積極參與,也期望大家蒞臨。6月13日鹿港慶端陽的第一天早上,我帶了某市的企業家第二代誇業聯誼會,整整在興安宮停留30分鐘以上,我品嚐小時候端午節我最愛吃的【饘「食弟」】,傳說端午節大雨不斷,閩南語「煎堆」是要補天的。


      興安宮的二媽 早年台北的寺廟借走而遺失,因擔心三媽被盜,目前安奉於興化人後代家中。這尊精緻的軟身媽祖只於重要節日才請出,慶端陽活動中,大家不要忘了興安宮。


 


連結: 2010 鹿港慶端陽活動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連結:鹿港鎮春節、端午管制路線圖


連結:青年壯遊台灣           活動照片


3 則留言:

  1. 喔,原來媽祖廟的對面是海啊,又有戲可以寫啦,謝謝粘大的資料,希望不吝提供喔。
    只是那個食物是要補天,又是您喜歡吃的,滋味一定不錯吧,看著食物的色相,感覺不錯,好想吃啊,饞樣都露出來了啊啊啊,別再誘惑我了,我會胖死的啊!
    不過也因著您對鹿港的喜愛,我深感佩服,思想成熟些,寫出來的小說應該會比往年更有規律,更讓人一瞧就愛上鹿港,這麼說定了,繼續喜歡鹿港吧~喔喔喔,小宇宙爆發中~
    一個深情的楊哥哥,配上三百年的鹿港,說不出的美感啊,我喜歡,回頭寫文去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今天還是要帶王功生態的團,看到妳留言的內容,趕快回覆。
    大部分的鹿港人都知道,鎮內有三間有名的媽祖廟,所謂早期面對海的媽祖廟是現在人所稱的鹿港媽祖廟,鹿港有稱為 舊祖宮、湄洲媽祖廟,早期有稱為船頭媽。
    另外有一間官廟「乾隆敕建天后宮」是因為乾隆51年(1876)中部發生林爽文之亂,福康安大將軍平定而建,網路查一下,會有很大介紹,不再詳述。
    妳所留言的「興安宮」媽祖廟是福建興化人所建的族群廟,也屬同鄉會館,不靠海,網路查一會很清楚。
     
    現在鹿港太紅了,幾乎全台所有旅行社的導遊都會介紹,要寫鹿港相關的小說或故事,基本上要看一下鹿港鎮公所的鹿港歷史,不然架構不對,妳延伸的歷史,可能不能共鳴。
     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匆忙中,回覆的內容年代弄錯了,乾隆51年是西元1786年,解說員粘清課特此更正。
     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