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港鎮將舊河道的日式宿舍聚落改建桂花巷藝術村,讓隱藏巷內的普庵祖師重見光明。這間南泉宮的廟史,可以見證鹿港的發展史,尤其是從泉州晉江的埔頭鄉恭迎來台,所以鹿港老街的埔頭街街名的由來,有人認為源自晉江移民地而稱之,因而有其論點的立基 。
南泉宮於明末由施姓族人恭奉於鹿港埔頭街,康熙末年始建於溪畔,由此推斷早期南泉宮前面的鹿港溪,應是商船進出繁榮的河道。又廟前上眉的鹿港開台南泉宮,說明了全台最早主祀普庵祖師的廟宇,現彰化和美、台北泰山、花蓮富里等地,皆有分靈。
普庵祖師乃臨濟宗12世孫,牧庵忠禪師,法嗣,名肅印,號普庵。初時振化於袁州南泉山,今江西省宜春市,是南泉宮廟名的由來。
經常看到前彰化縣副議長粘仲仁捐錢修建寺廟的落款,讓我相當的感慨,也讓我想起多年前的老同學,服務於鹿港鎮公所,是虔誠的佛教徒,每天清晨看到粘仲仁在龍山寺跪拜禮佛,他很好奇的問我,長得斯文瘦弱,彬彬有禮的粘議員,怎麼看都不像兇神惡煞。我只知粘仲仁吃素多年,雖然是族親堂哥,長大後 各奔前途,步入中年以後,有心為地方做事,只能說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,各方拜託的人情壓力,讓他深陷泥濘,無法脫身。
看到緊鄰南泉宮住家的一面牆,畫了一幅美麗的山水,雖稱不上極品佳作,但讓我感覺到地方人士的用心,又看到周圍環境乾淨清幽,對一向喜好藝術的我,留下影像,偶而細賞,如身至其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