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到鹿港鎮公所,看到二隻鹿的意象,總是會心一笑。
二隻鹿的意涵,述說「二鹿風華」,也許很多人不曉得,這是一對恩愛的鹿,有鹿角的是公鹿,顯得氣勢軒昂,沒鹿角的當然是母鹿,凝視依畏公鹿。
為什麼早期稱「鹿仔港」,而不直接叫鹿港,總是讓我莞爾一笑。有到過養鹿觀光牧場就知道,梅花鹿比較小隻,水鹿或麋鹿較大隻。
閩南語的說法,「仔」是小的意思,比如「豬」與「豬仔」,當然豬仔是小豬之意,船與船仔、溪與溪仔、鰻與鰻仔、桌與桌仔,椅與椅仔、狗與狗仔......,那狗仔隊應該是小.......。
所以當年鹿仔港的鹿是屬小型的梅花鹿,不是水鹿,好像蠻有道理。
※ 連結:彰化區漁會 鹿港本會 蒲燒鰻 烏魚子 魚酥 魚丸等
加工漁產品 fcic.top-one.com.tw
學長:
回覆刪除今天看到這篇「鹿仔港的解說」,總算解除了我多年的疑惑
原來當時鹿群聚集的是小體型的梅花鹿,但如果有文史資料佐證
就更完美。
根據維基百科說明在1603年(明萬曆31年)陳第的《東番記》中對於台灣梅花鹿多有記載,到了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時,因為鹿皮的需求很大,受到人類大量的濫捕,幾瀕臨絕種。
回覆刪除連結網頁
在那個年代並無相片佐證,圖畫也許失真,只能說是以地名臆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