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清課與修繕土樓師傅留影 2008.
早年海峽兩岸辜汪會談之後,帶了很多中國官員參訪鹿港,其中一次是北京高級官員,我請官員見證南靖(土樓)漳州移民鹿港的南靖宮。官員突然問我到過中國嗎?我回答沒有,官員表示中國土樓在永定,南靖沒有土樓,促使我千里迢迢見證南靖土樓。
南靖土樓移民始於南宋,當時為了防禦野獸與土匪,因此產生建築獨具特色風格,每個土樓僅有一個出入口,有完善的消防與防禦設施。在樓址選擇上,充分考慮地質、水文和氣候等自然條件。強調就地取材、循環使用性,採用當地豐富的土、木、石。在結構上,帶來北方夯土外牆技術(長城夯土結構),結合樓內木構同步進行,講究建築的牢固性和居住的舒適性。
在整體佈局上,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禮教與家族平等和諧秩序,並滿足群居使用多功能的要求。
當年土樓旅遊未興,感受到土樓居住環境清幽實用,樓內居民的親和力,至今記憶猶新。
所謂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」,解說員之路,是永無止境的觀摩學習與修身。
粘清課 參訪簡傳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