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

伴我過年的一本書「沒有魚的海洋」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  雖然從大綱中約略知道書中內容,但有生態權威李偉文醫師,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博士的推薦,我還是早一步買下20111月新上架「沒有魚的海洋」一書,陪我度過這個春節。


      這幾年,海洋產生重大的變化,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,讓我感到非常憂心,但是生活在海島台灣的我們,感覺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嚴重。


      過去幾年,全球海洋漁獲量不斷的增加,使我們產生錯覺,以為海洋資源取之不竭,其實是人類捕魚技術不斷的進步,幾乎每一條魚都逃不過漁夫的手掌心。


      直到今日,生活在陸地的人類,無預警得到海洋魚類全部潰滅的訊息,才讓大家覺醒,但是為時已晚。王功漁港的老漁民不斷的告訴我,即使禁魚二十年,台灣海峽也不能恢復昔日盛況。


     書中提到1871年大仲馬「烹飪大辭典」的說法,如果我們不捕鱈魚,在沒有任何意外阻止魚卵孵化,只要三年,我們可以踩在鱈魚背穿越大西洋。


     曾經看過「魚線的盡頭」影片的人應該記得,加拿大漁業部於1992年宣布禁止捕撈鱈魚二年,幾乎釀成漁民暴動,但是幾年下來,還是很難找到鱈魚蹤跡。


     相同的,我對花蓮的翻車魚《曼波魚季》感到相當憂心,這種專門捕捉水母的大魚,如果有一天消失了,那大海中真的只剩下水母了。


     翻車魚是所有魚類最多產的媽媽,一次可以產下一億五千萬顆至三億顆卵,如果我們不捕捉翻車魚,假設每個卵都存活下來,同樣,三年後 我們可以踩著翻車魚的背橫渡太平洋。


    在政府大力的倡導翻車魚的經濟價值,讓翻車魚「鹹魚翻身」,大家幾乎一年四季競相捕撈,如果不出我的預測,翻車魚恐將步上鱈魚的後塵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漁業資源保育種子教師 粘清課 金兔新春撰文


連結:2011年1月份格主第一場海洋教師研習影像(橋頭,大新,大興,新寶等國小) ※教材全更新



連結中興大學牡蠣研究報導      


4 則留言:

  1. 您好:
    我是日月文化的編輯,非常感動並謝謝您分享這本好書!
    想請問您是否願意讓我們連結分享於FaceBook呢?
    再麻煩您,衷心感謝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 
    後學粘清課當然願意與大家分享。感謝您~
    我對文章的敘述不華麗,表達能力很差,但是對導覽解說倒是能抓住重點,所以部落格只是我接團與受邀擔任海洋教師研習講師的一個窗口。
    我發現大部人對我發表鹿港文化相關議題較感興趣,今年春節寫了「淺談台灣海水養殖漁業」、「台灣鰻魚養殖產業還有明天嗎?」投稿鹿港時報(沒稿費的),希望與鄉親分享,本來主編回函答謝,後來鹿港文化活動訊息太多了,重點是漁業真的引不起迴響。
    過了時效後,當然石沉大海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您好:
    非常謝謝您願意分享!
    已將連結分享於日月文化FaceBook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heliopolisfans
    也歡迎您來看看!非常謝謝您!
     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您好:
    將「日月愛爸爸,愛要無限大」活動訊息
    公佈在我的FaceBook
   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0996090398

    回覆刪除